货币的未来

說來慚愧,這是壹篇已經被我拖了大半年的文章,每當想到這節,都要情不自禁地狠狠鄙視下自己。嚴重拖延症患者真心傷不起,不過這倒也讓我把壹些東西想得更深入。欠下的文章如同欠下的債,終究還是要還。為了給自己個交代,終於咬牙決定連夜把它寫出來。從何說起呢?不如就從最近幾個月在國內外被炒得火熱的Bitcoin(比特幣)落筆。

Bitcoin 是什麼,它的興起、發展和現狀,這些早已被線上線下的媒體翻得底朝天,所以這裡就沒必要再啰啰嗦嗦扯半天來故作高深了。只是如果有人非要跟我說它是“未來的貨幣”,那我會回他兩個字:沒戲!為什麼?這還得從頭說起。

正如大家所熟知的那樣,貨幣的本質是壹般等價物,最初它本身就是商品,後來才被慢慢分離出來固定地充價值當流通中介。這時候,我們要注意壹個關鍵詞 — 價值。事實上貨幣作為價值尺度正是其最基本的職能,它將商品及其價值量化,方便流通和交換。

那麼價值從何而來?馬克思說是勞動。不過勞動價值並不等於使用價值,能被他人廣泛認同的使用價值,才能被量化和交換。因此我們可以簡單地認為,貨幣量化的價值其實是「使用價值」。隨著社會的發展,很多新出現的商品還具備使用價值以外的其他價值,如觀賞價值、投資價值等等,這時候貨幣量化的是「實用價值」。

然而現代貨幣並不僅僅是實用價值的衡量尺度,它還包含了另壹種屬性——信用。為了把這壹點說得更清楚,我們有必要再稍微扯遠點,先簡要回顧壹下貨幣的發展史。

最早在原始社會,當人們的部分生活資源有盈餘時,便希望用它換來自己更需要的其他物品。兩情相悅,就出現了物物交換。這些盈餘物品可能是打獵得來的鹿肉虎皮,也可能是種植收獲的野菜粟米,這些都是由各自勞動產生的實用價值,交換讓大家都能各取所需。物物交換實質上也是勞動價值或實用價值的交換。

接下來的發展各位也都很清楚。物物交換越來越頻繁,越來越多的人感覺你挑著擔我牽著馬的交換方式實在太累,於是開始把同樣作為交換物、但是很稀有很輕便的貝殼當作等價交換物,用以衡量雙方物品的價值。然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貝殼同樣跟不上時代步伐,被金銀銅鐵等金屬貨幣取代。直到人們發現自己得扛壹袋鐵錢才能夠換回壹袋小米時,巴蜀地區終於出現了世界上首張紙幣——交子。

交子本身幾乎毫無價值,不能稱其為商品,它只是符號化貨幣的最初形式。它之所以能夠取代此前有實用價值的金銀銅鐵,成為新的等價交換物,是因為它強化了“信用”屬性,讓團體或機構信用在新型貨幣流通中扮演著更重要的角色。交子最初由民間銀號發行,後來才慢慢被政府承認並發展。但是不管在哪個階段,紙幣都有銀號、銀行、政府這樣的權威機構或團體作信譽/信用擔保。

這時我們應該記下第貳個關鍵詞——機構信用。正是有機構信用作基礎,紙幣作為符號化的貨幣才被壹直繼承和發揚。雖然紙幣相比金屬貨幣已經方便很多,但它始終逃不過歷史發展規律——再次變得臃腫累贅。於是,數字化的貨幣開始登場,美國人最先發行了信用卡。信用卡在將實體貨幣數字化的同時,再次強化了貨幣的“信用”屬性。只是紙幣出現時強化的是「機構信用」,而信用卡出現時強化的是「個人信用」。

通過下面這樣壹張圖,我們可以將貨幣的發展史及其發展規律作下直觀的梳理。

(待補)

通過這張圖我們不難發現,各個階段、各種形態的貨幣都大致經歷了從簡到繁的過程。也正是因為人們對便利性的不斷追求,才推動著貨幣形態不停演變和發展。看完過去,我們再沿著這條線繼續往下摸,看看貨幣的未來究竟會是什麼樣子。然後我們就能大致辨別,當前眾多號稱未來貨幣的產品中,誰才是真太子,誰又是真李鬼。

未來的貨幣究竟會是怎樣?它肯定不會憑空產生,必然是在現有貨幣基礎上發展而來,因此現有貨幣的基本屬性也會得較好的繼承。這些基本屬性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壹些關鍵詞:價值、信用、符號化、數字化。其中,信用又包括機構信用和個人信用。

首先,作為貨幣,它仍然是與價值掛鉤的壹般等價物,仍然是衡量勞動價值及實用價值的標尺。換句話說就是,未來貨幣仍然能夠“存儲”人們的勞動價值,並能在需要的時候兌換他人勞動產生的實用價值。在分工協作充分發展的社會,大多數人很難僅靠自己的工作或勞動就獲得維持自身生存所需的全部資源,因此將每個人的勞動價值量化並使其可流通、兌換,這在未來社會顯得尤為重要。

其次,當真實的價值交由抽象的標準來衡量時,就需要這個規則或標準能使絕大多數人信服,並且要具備長期的穩定性,不會因少數人的意志輕易改變。所以這就要求規則和標準的制定與維護方需要足夠的權威與信譽,並將其以機構信用的方式賦予貨幣。

然而機構信用只能保證規則的公平性和系統的穩定性穩定,未來貨幣體系的基礎,將是隨處可量化的個人信用。勞動產生價值、再兌換為貨幣的模式將泛化。在高度數字化的社會,人的壹切行為都可以量化,而壹切量化的行為都能夠轉換成貨幣。

符號化、數字化可以認為都是順應科技發展趨勢必然會出現的形態,在此暫不深入討論,這並不影響大家理解下面的應用模型。

在未來社會,敝廠正開發壹款新APP,前期需要找些用戶來做體驗測試並收集反饋,在完成指定的行為動作後,參與用戶可以獲得相應的回報。回報的形式不是現金,也不是購物券或優惠碼,而是讓每位參與者的個人信用賬戶增長3個單位的Mark(M)值。與此同時,Leo 和李雷分別在Quora 和知乎上回答了他人的提問,分別獲得2個單位的M 值;韓梅梅在YouTube 領取並完成了視頻剪輯任務,獲得了5個單位的M 值。

這個模型的適用範圍還可以更大,滲透到日常生活的每個細節。比如你看到老人摔倒時馬上把他扶起來,高度智能化的社會系統通過無處不在的攝像頭(也有可能是你身上的傳感器)記錄下了這壹行為,你的個人信用賬戶馬上增長100個單位的M 值。相反,當你在禁煙場所吸煙,或是過馬路闖紅燈,你戶頭裡的M 值又會被自動扣除3、5個基本單位。

你可能要問,這些所謂個人信用賬戶中積分壹樣的東西對我來說有什麼用呢?別著急,還沒說完。當你的勞動報酬、投資收益等所有收入都計入這個賬戶時,當你可以用這個賬戶裡的Mark 值去兌換幾乎所有的生活所需時,這種積分式的Mark 值就演變成事實上的貨幣。

只不過,這是候貨幣的價值屬性就需要再次進行重定義了。貨幣量化的價值不再是勞動價值、使用價值或實用價值,而是「社會價值」。隨著社會、經濟、科技的發展,人與人之間的聯繫更加密切,全球加速融合成壹體,蝴蝶效應也會表現得更明顯,個人行為更容易對整個人類社會系統產生影響。這時候如果再簡單地用勞動價值或實用價值去衡量個人行為,顯然是不合適,把個人的「社會價值」的概念引入貨幣體系將成為必然的趨勢,這也將與個人信用的量化形成良好的互動。

簡言之,未來的貨幣體系將依托高度智能化的個人信用管理系統,對個人的行為進行量化,量化規則和標準會以該行為能帶來的社會價值為參考。消費行為將視為對社會價值的消耗,所以會扣除自己的社會貢獻值。這個體系中所有成員即時賬戶餘額的總和,就是整個人類社會的當前財富總和。

說了這麼多,再回到最初Bitcoin 的話題。我在本文開始已經作出判斷,它不會是貨幣的未來,至少從目前的發展狀況來看,它還不具備成為未來貨幣的壹些必備特質,比如對社會價值的合理量化。那麼現有的哪些體系或系統可能向著未來的貨幣體系演進呢?為什麼向著這個方向演進會成為必然?它們在演進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什麼問題和阻礙呢?成型的未來貨幣體系會有哪些應用或好處呢?且聽後續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