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会否将人类带入进化终极

图片来自thefarqueue.blogspot.com

关于近期大家津津乐道的新一代,阿岩看到一个很有趣的英文段子,翻译过来大意是这样:

女儿:老爸,我和一个相距很远的男孩相爱了。我在澳大利亚,他在英国。我们在一个交友网站相识,在Facebook上成为朋友,在用Whatsapp聊了很久之后,他建议我使用Skype,最近两个月我们已在Viber上建立了很好的关系。老爸,我需要你的祝福和美好祝愿。

爸爸:哇哦!真哒!那你们可以在Twitter上结婚,在Line上玩儿得很开心,然后在亚马逊上买孩子并且用Paypal支付啦。最后你厌倦了自己的丈夫…… 还可以在Ebay上把它卖了。

这个段子很有意思,阿岩从中得到这样两点信息:首先,尽管互联网发展至今没多少年,却已经能够满足我们大部分的生活需求;其次,不管人的精神距离多近,却仍因物理距离的存在而无法摆脱物理世界。道理虽来自段子,可事实却差不离,并且国内的新一代现状也大抵如此,还有人因此称他们为『网络原住民』。对新一代来说,在互联网上学习、工作、社交都是自然而然的事。同时,互联网之于『重症网络依赖者』,除了吃喝拉撒等基本生理需求之外,几乎能满足其他所有需求。

然而正如前面所说,互联网发展的时间毕竟不长,目前主要解决的还是人与人、人与信息间的连接问题,并不能让人真正脱离物理世界。用户每天实际面对的还是键盘和屏幕,而再大的屏幕,也无法取代画面映入眼睛、传递到大脑带给我们的『真实』感。更何况,我们每天在屏幕上看到的还只是经过格式化的文字、图片、视频,一个接一个的页面,一个套一个的链接。像阿岩这样的产品狗应该深知,你再怎么琢磨交互、研究体验,都无法让大多数人对几块屏幕的留恋,超过他们五官感知到的世界。虚拟现实技术(VR),恰似为解决这一问题而生。

VR希望借用人造虚拟场景和辅助设备给人带来沉浸式的心理体验,这与当前互联网产品利用人性的特点(不一定是弱点),设计『更好体验』的追求相吻合。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与VR相结合的互联网产品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你经由眼睛看到的世界,甚至可以模拟感官感受到的一切。这样的产品当然拥有更好的体验,也更易让用户沉溺。因此我们应该注意到,VR与互联网的深度结合,将促使互联网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经历这一阶段的发展后,互联网会变成什么样呢?为让大家对未来已实现虚拟化的互联网有更强的即视感,阿岩特意在《脑洞大开的VR互联世界》一文里进行了详细描述,强烈建议想像力贫乏癌患者阅读后再继续本文接下来的的高能部分!

试想,VR互联世界的『原住民』对于那个世界会是什么态度?从小就接触那样一个世界,他们会认为世界本该如此,对于这样的存在不会有任何疑问。VR互联世界的原住民相对于今天的我们,甚至相对于今天被我们称为『网络原住民』的一代,新一代群体的世界观早已再次刷新。所谓的虚拟,和所谓的现实边界不再明晰,也不再重要。哪里能提供更愉悦的精神体验,便更趋向于待在哪里,并在那里花费更多时间。显然人造的世界将更能迎合人性的特点和需要,因此可以认为,在VR互联世界发展成熟时,更新的一代人更愿意将自己泡在我们现在所认为的“虚拟世界”。

很早之前,阿岩曾思考过“人是否是一种精神型或能量型寄生智慧”一类的问题,只是并没有从哲学层面去认真思考过“我是谁”。不过阿岩还是朴素地相信,“我”是意识,而非躯体。所以后来再看到“You don’t have a soul, Doctor. You are a soul. You have a body, temporarily.(《莱博维茨的赞歌》— 小沃尔特﹒M﹒米勒)”这句话时,深以为然。

所谓“soul”,在当前语境下等同于“意识”。当人类更趋向于让自己的意识待在VR互联世界时,是否意味着『临时』拥有的这具肉身,已经对自我意识的发展与进化形成阻碍?与此同时,互联网和VR的出现和结合,是否在为进化的下一阶段准备条件?

旁证是人类在宇宙探索方面进展缓慢,并且已探明的宇宙空间尺度远远超出人类当前力所能及的合理范围。同时,在物理研究领域也无明显迹象表明我们即将在时空理论或宇航科技上获取飞跃。我们对物理世界的探索似乎陷入某种困境,就好像真的有三体人发射智子到地球,将我们的科技锁定了一样。

这时候我们不妨大胆假设,智慧(我不知道还能不能叫做『生物』)的形态可以进化,而不同的形态受不同宇宙规则的约束。问题是进化后的高层次智慧形态是什么样?更高的维度?更自由的能量形式?还是说已经远超出我们当前所能理解的范围?都有可能。至少,VR或能将我们引领向众多可能中的一种。(完)